北京市哲学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近日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关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应该怎样对待它,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应理解为农业封建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它就开始消失。另一种意见认为,人们普遍理解的过去的中国文化都称为中国传统文化,其内容可为从有汉字以来的中国各种文化。农业封建文化指其中一个时代性文化,而中国文化指它的世界性,不能说现在都已消失了,它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的形式不同罢了。内容当然丰富多彩,其中优秀的东西,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应当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哪些对西方、对中国、对世界是科学东西,还有现实意义,可吸收利用,哪些应当继续否定,而不是用它去取代中国传统文化,更不是代替中国整个文化体系。另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实际上毛泽东早就提出了。这种结合,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